6G呼之欲出 迈向“万物智联 数字孪生”

‍‍‍‍‍

   主题为“6G融通世界,携手共创未来”。此次大会将采取现场研讨+全球多地远程互动的方式,探讨6G作为未来数字世界的“超级基础设施”,如何以强连接、强计算、强智能和强安全的极致性能,支撑人、机、物的多维感知、泛在智联,赋能全社会数字化转型。

 

  据悉,相对于5G而言,6G的传输能力大幅提升,网络延迟也可能从毫秒降到微秒级。目前,有关6G的行业进展正加速展开。今年1月,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在会上表示,2023年,将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,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,启动“宽带边疆”建设,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。

 

  6G呼之欲出,新一轮专利竞赛开启

 

  在通信技术的快速迭代下,6G作为下一代技术被寄予厚望,也成为通信企业交锋的重点赛道。

 

  从技术角度看,6G不仅能提供50倍于5G的峰值传输速率,还可以将4G时代人与人的高速互联、5G时代人与物的广泛连接,拓展到“人机物智”的充分连接、各种制式网络的包容连接、全球范围的无缝连接。

 

  此外,6G将与先进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交叉融合,实现通信与感知、计算、控制的深度耦合,并充分利用低中高全频谱资源,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全球无缝覆盖。在网络能力上,6G可以大幅优化传输速率、时延、连接数密度、频谱效率等网络基础能力,还将具备智慧内生、多维感知、数字孪生、安全内生等新功能。

 

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长闻库表示,6G发展逐渐由“科学幻想”走向“脚踏实地”,下一步要积极开展愿景路径工作,做好预判,推动技术形成系统方案,把应用归纳好。闻库强调,5G商用的成功将为6G奠定坚实的基础,在此过程中可以持续深挖物联网潜能。

 

  国内企业中,目前除了三大电信运营外,还有华为、中兴通讯、OPPO和vivo等厂商公开表示已对6G技术展开研究工作。

 

  华为在2017年开始了对于6G研究的投资,该公司预计6G产品将在2030年左右投向市场。

 

  中兴通讯则在2022 年完成了 6G 关键技术概念样机测试。其中在 6G 太赫兹关键技术概念样机试验中,中兴采用电子学太赫兹系统样机,最高支持 2*2MIMO.在实时通信情况下,支持室外远距离传输,频谱效率超过 7bit / s / Hz。

 

  OPPO对记者称,针对6G 核心技术,该公司研究院发布了首部 6G 白皮书《AI-Cube赋能的6G网络架构》,这也是业内率先针对人工智能(AI)如何赋能 6G 系统架构的系统性阐述之一。该白皮书被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(IEEE)收录。

 

  智慧芽数据显示,从技术研发领域看,6G仍然是最热门且持续成长的技术主题,2022年全年的专利申请量高达8916万件,增速达到141%。成长较快的新兴技术主题还包括云网融合和卫星互联网等,过去12个月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35%和61%。

 

 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发布的《6G通信技术专利发展状况报告》显示,6G通信技术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3.8万项,中国是专利申请的主要来源国,专利申请占比为35%(1.3万余项,约合1.58万件),居全球首位。我国在6G研发方面保持领先态势。

 

  根据我国IMT-2030(6G)推进组发布的6G白皮书显示,未来6G业务将呈现出沉浸化、智慧化、全域化等新发展趋势,形成沉浸式云XR、全息通信、感官互联、智慧交互、通信感知、普惠智能、数字孪生、全域覆盖八大业务应用。6G在5G基础上,将从服务于人、人与物,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,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,成为联接真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纽带,促进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,并助力人类社会实现“万物智联、数字孪生”。

 

  当前,6G处于早期愿景研究阶段,全球相关组织正在积极讨论6G的愿景需求,并进行关键技术的研究,6G将全面支撑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,实现智联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,同时也将成为未来十年通信企业专利争夺的焦点。‍‍‍‍‍